浅谈玩玉

现在玩玉的人群在不断地扩大,喜欢玉的人也越来越多。历来都是“君子佩玉”,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宽裕了,手头有了些多余的钱,也就都成了“佩玉君子”了,我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吧。要说玩玉,在我们的经历中都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。经过二十多年来对玉的抚摸,使自己对玉的认识越来越清晰,感受也就越来越深刻。但是不管有多少认识也好,感受也好,如果要完整地、清楚地谈出来,那是很难的事情。所以我在这里只能用浅谈为妙。互相沟通,互相提高认识,这样才不会对玩玉者产生误导。

在我手上盘过的玉,可以说以吨来计。那绝对不是大话。早些年,只要说是玉(当时玉和石头的感觉是差不多的),感觉到好玩,就会买。所以到手的很多是假玉或是级别很低的玉石。其实,那时候好的玉佩或石料都很好,而且价格都不高,但是就是没有那种感悟。那时,对玉的痴迷有了,但对玉的认识却没有。也可以说,玩玉的人基本都有这种过程。在古玩行中有句俗话:“只会买错,不会卖错。”卖给你的人是绝对不会错卖给你的。好多人都抱着捡漏的心态,所以就会犯错,使自己漏掉金钱。这种阶段可以称作叫“迷惘阶段”。这种迷惘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同,有长有短。但有的人却永远停留在这种迷惘中。

“温润”这两个字,才使我从迷惘中渐渐地走出来。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在《论语》中对和田玉的评述。温润,从我自己的感悟来讲,玉质不能很透,应该有一种很难道明的亲切感。润,那很容易理解,就是滋润,有一种油脂感。经过玉和玉的不断对比,从比重上、油性上、滋润上寻找“温润”,渐渐地感悟到上等好玉是出于“温润”,但这二个字也要用心去感受,那才会真正地理解其中的含义。

对玉的认识有了,但还是远远不够的。要通过书中的理论与各种玉石仔细地对比、掂量、抚摸,使手有了对玉的感觉,也叫做手感。有了对玉的认识,才会使眼光,手感好起来,这时才称得上玩玉。但是现在各种稀奇古怪的玉石真是层出不穷。各种添色皮、烧皮做得越来越真,使得很难辨认。这说明了二个问题:首先是上等的好玉越来越少,玩玉的人越来越多了,给作假提供了市场。二是玉的价格越来越高,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,使利润腾出了空间。所以对玉的认识和识辩能力也应提高,不断完善认识,提高对玉质的感化。

现在对玩玉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。玉的需求在不断地扩大,上等的玉是越来越少,特别是和田籽玉成了玩玉者的宠爱,价格也直线上升,年年要翻数倍。今年五月三日,上海城隍珠宝总经理赵德华在电视台财经节目中讲:“在这二十年中,和田籽玉和上等翡翠在价格上翻了一千倍”。而现在和田已经很难再找到玉石了。该挖的挖,连河底都来了个彻底翻身。可想而知,今后二十年会超过一千倍吗?另外,多种报刊上都刊登了和田市将采玉证全部作废,并重新审定。如果仅是换证、年审之类的新闻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报纸去转载了吧。玉已经很少了,所以说玩玉也是一种收藏。随着玉的价格的攀升,其收藏价值越是凸现出来了。

玩玉不是很简单,它包括玉质、雕琢、古典、造型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和了解。玩玉的过程,可以说是在古典中寻找古人的足迹,在回忆中寻找快乐,在品味中得到人生价值。这是我在玩玉中很浅很浅的见解,不要见笑。

 

 

 


上海诚信拍卖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 Copyright(c) 2004-2007
电话:021-62313496 62313497 62314336
ŴӢۺϻhttp://www.523sf.comһԵʹΪͣȻһνĹ硣Ȧӣ˺ܾãʵ㾲ŷֻԭһ㡣ʱ꣬ڵд˽http://www.29361.com㷳ʱϢʧȥ˼꣬ÿһˮĻ䣬